供应:科普产品开发厂家【批发,经销商,哪家好】

date.png 2018-04-30 00:14:38

中国政府对科普工作的管理和协调机构是相对集中型的。为统筹管理和协调各部门的科普活动,使各部门都重视科普工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的规定,科技部负责制定全国科普工作规划,实行政策引导,进

中国政府对科普工作的管理和协调机构是相对集中型的。为统筹管理和协调各部门的科普活动,使各部门都重视科普工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的规定,科技部负责制定全国科普工作规划,实行政策引导,进行督促检查。1996年4月成立了以科技部为组长单位科普产品开发,中央宣传部、中国科协为副组长单位的国家科普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科普产品,成员单位由中央、国务l院和群众团体中有关科普工作的部门组成。随后,中国各地也相应地建立了地方科普联席会议制度,这对于有效动员各种力量开展科普工作,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

在国务l院各系统中,各部委的科普职能都是依据其主要职能而展开的。

从本质上说,科学普及是一种社会教育。作为社会教育它既不同于学校教育,也不同于职业教育科普产品设计,其基本特点是:社会性、群众性和持续性。科学普及的特点表明,科普工作必须运用社会化、群众化和经常化的科普方式,充分利用现代社会的多种流通渠道和信息传播媒体,不失时机地广泛渗透到各种社会活动之中,才能形成规模宏大、富有生机、社会化的大科普。现代科学技术是一个极其庞大而复杂的立体结构体系,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多种社会职能科普产品价格。在科普工作中,既要注重科技知识的外在功利,又不可忽视其内在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在知识信息中含有的四个不同层次(即数据、信息、知识和智能)中,占据高层次的智能,才是构成人们科学文化素质的具活性的重要素质。而这对身处不同岗位的各级领导干部和科技工作管理者来说,尤为重要。

神奇的材料——聚合物猫眼石

“聚合物猫眼石“是国外的科学家通过把细小的纳米微球分层铺在可延伸的纤维上面,创造出来的一种可以随拉伸而改变颜色的神奇材料。利用光学晶体研制的特殊油墨,科学家借助可调节电压的打印机,构造出任何可以改变颜色的柔软猫眼石。

这种细小的油墨颗粒大小仅200纳米,它模拟了自然界能够产生颜色的纳米结构。蝴蝶的翅膀、鸟儿的羽毛以及一些多彩的宝石都是通过有序的纳米结构来弯曲和反射光线产生颜色,而不是通过色素。材料表面纳米晶体的不同排列方式产生不同的颜色。对于普通的色素而言,从不同的角度看到的颜色是一样的,并且容易褪色。这种因结构而产生的颜色从不同的角度观看有不同的色彩,而且能够做到永远不掉色。

剑桥大学纳米光学中心的科学家Jeremy Baumberg说:“你不需要不同颜色的打印油墨,在打印的过程中就可以任意改变颜色。”

手眼协调(手不能抖)

430*430*150    

600*800*1550  

套在钢丝上的钢环顺着钢丝游移,不要碰到钢丝,否则指示灯会亮并发出报警声音。要求操作者必须手眼协调,并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走完全程

辉光球

430*430*150  

600*500*1400 600*500*800

多么美丽的光啊!辉光球工作时,球中央的电极周围形成一个类似于点电荷的场,辉光球内出现大量如同火舌一样美丽的弧光,成均等的辐射状。用手触摸球面,会看到弧光向手触摸处集中,这是因为球周围的电场、电势分布不再均匀对称,故辉光在手指的周围处变得更为明亮,产生的弧线顺着手的触摸移动而游动扭曲,随手指移动起舞.

哈哈镜

430*430*150    

中大件:600*800*1400      底座规格:600*800*750    

是由其特殊的镜面成像造成的。哈哈镜的镜面不是平的,有的部分是凸镜,有的部分是凹镜。

穿墙而过

430*430*150    

中大件:600*800*1400      底座规格:600*800*750    

这个原理其实就是利用了光的偏振原理,当你上下转动偏振光筒时,感觉小球在穿“墙”而过。

花的隧道

430*430*150  

中大件:600*800*1400      底座规格:600*800*750  

这其实是光玩的把戏。光照射到物体上时,被物体反射回去,我们利用单反玻璃达到反射的目的。

发电锚

430*430*150    

中大件:600*800*1400      底座规格:600*800*750    

奇妙的大自然蕴藏着无穷无尽的能量:光能、电能、热能、机械能、化学能等等。这个展品,通过强磁铁切割线圈产生感应电流,点亮发光二极管,从而实现电磁和机械能;磁、电、光的有趣转化。

雅各布天梯

430*430*150  

中大件:600*800*1400      底座规格:600*800*750    

电流的运动是从高压向低压运动,空气本来是绝缘物质,但当电压过高时,电流就会击穿空气。我们观察到电弧就是电流击穿空气,使本不相连的两根导线通电。而电弧产生时,会使空气受热膨胀上升,电弧也随之上升,由于两根导线成V字型,电弧上升过程中距离会越来越大,后面因电压不足以击穿较长距离的空气时,电弧也消失了。